软件工程15级-互联网产品经理经验分享
Rongcheng Zhang
B站产品经理经验分享
读前须知:为了尽量减少以偏概全,在此提醒,你看到的仅仅是一个“有一定表达欲”,“时常质疑自己”、“也许有些好高骛远、自命不凡、偏激偏执”、毕业不到一年的理(空)想主义者的想法及经历,而“无意表达者”的意见,是没法通过本文看到的。本文(尤其一些观点)是一家之言,仅供参考。
本文写于2020.5,分为五部分,1.背景介绍;2.本科毕业直接工作(实习经历);3.产品经理;4.正式工作——B站;5.祸福相依
一、背景介绍
我做的选择和背景直接相关,因此先介绍一下背景。
对我的一切选择影响最大的是两个执念:1.不管是学习还是工作,一定要做自己热爱(对社会有价值)的事情,才能有热情,才能实现人生价值;2.有想法就一定要实现。这些执念看上去政治正确,其实充满陷阱,而它们最终会引领我,还是毁掉我的生活,人生路远,也许还要几十年才有定论。
大学前我没有信息竞赛相关经验,但因为一直对科技比较感兴趣,填高考志愿时是根据计算机专业的排名填报学校的,之后入学学习软件工程。在进入大学前和所有人一样树立了高目标:学习搞好的同时要发展兴趣,有很多经历。大一的成绩还不错,专业排名前15%,但也就是从那时的专业课起,我开始质疑自己是否热爱软件工程,理由很简单,我在学习专业课的时候没有感受到所谓的“热情”(执念1)。从入学一开始,为了找到自己“热爱”的事,我就在学习之外的地方投入了很多精力,包括支教、社团、国际志愿者等等,尤其是社团,对我影响非常大。
到现在为止,我还没有确认哪件事能让自己热爱到“废寝忘食”,但的确比以前要清晰得多了。
二、本科毕业直接工作(有大量带偏见的个人观点)
在高中,我就和朋友说本科毕业要直接工作,原因一是不想走“在我看来”一眼望得到头的路:本科-(留学)读研-进大厂;二是偏激地下判断,觉得如果喜欢科研就该读博,读研的大多数仅是不知道自己该干嘛才留在学校;三是自命不凡地认为自己本科毕业就能有足够的实力找到好工作,并在行业中锻炼之后单干;四是认为科研的东西很多都短时间没法落地,而我比较喜欢解决实际看得见的问题,不适合科研。
在大学,自从对自己是否热爱软件工程产生质疑之后,除了上课、做作业外,我没有再对专业内容有其它额外的学习,自然也就更难从中获得正反馈,也就更觉得自己可能不热爱软件工程。于是,执念1和2一叠加,我就更不可能选择读研了。
那么,不做开发,做什么呢?既能发挥专业知识,看上去我又比较感兴趣的,基本锁定在了产品经理和IT咨询。我的实习经历是走了一些弯路的。
第一份“实习”是在大三上找的,当时比较迷茫,有一天看到一个朋友在“咨询公司”(其实就是个家庭作坊)实习,就顺口问了然后去了,与其说是实习不如说是兼职,是翻译一些关于“精益开发”,“devops”相关的资料。现在回过头看,不应该去做这个兼职,对于后续工作几乎没有任何帮助,这些时间用于学习的效益远高于去做这个兼职,也是从大三上开始,我的成绩开始下滑到中上游。如果我当时有和一些学长交流过(所以这份交大生存手册是很有价值的),也许能避免这条弯路。
第二份实习是大三下找的,我的专业要求从大三暑期至大四上的七个月实习时间,实际上,即使没有这个要求,只要想毕业后工作,大三暑假的实习都是很关键的,因为对于这批招聘来说,不管是学生,还是公司,都是为了留用而来。由于专业要求实习必须写代码,我在投递实习时一度很犹豫,一开始也投了一些开发岗,后来才完全去投咨询和产品岗,促使这个转变的是一次阿里的开发面试,当时和面试官聊了一通之后,他说觉得我挺适合做产品经理的,倒是和我对自己的认知不谋而合,之后便下定决心投递产品岗和咨询岗,当时是想顶多等暑期实习之后再去找开发的实习以应付专业要求。
这里有个教训,不管投递什么岗位,面试前一定要好好做准备,除了复盘自己做过的项目,一定量的刷题是必要的。我在找实习和找正式工作的时候,几乎没有刷题,这点在投开发岗时非常吃亏,几次面试都没通过(当然,主要原因是我的开发能力非常一般);而产品岗,有些面试官也喜欢问一些网络上的常见题,虽然我觉得这种面试很令人无语。另外,工作方向得提前确认好,不要都等到要投实习了,还在多方向一起投,那时候是没有精力面面顾全的。
大概在三月份,我面试了埃森哲的PTA,通过了,之后马上收到了美团的产品面试通知(也是我的第一次产品面试),因为有埃森哲的PTA保底,所以面美团的心态比较轻松,也通过了,这里让我产生了一个错误的认知,自以为自己很容易就能找到产品的工作,也引发了后续的一连串反应。由于当时我还不确定该做咨询还是产品,因此我和两方商量之后,准备先去埃森哲尝试3个月的PTA,等到暑假再入职美团做产品。PTA不像暑期实习,打杂性质比较重,且我当时还有几门专业课(翘了很多去实习),再加上心态有问题(之后还有美团产品实习),所以我并没能利用好这段实习学习到很多,不过也让我发现,比起给甲方做咨询,我更希望能自己把想法落地。
到了暑假,我就开始美团的产品实习,但是由于距离我面试已经过去三个月,我入职的组,组长并不是面试官。这里有个教训,不管是实习还是正式工作,你得让决定你去留的人知道你的工作内容,我当时所有事情都和导师沟通,结果到了决定我去留的时候,我的导师转岗到别的部门了[笑哭]。有一天,组长突然找我聊,那天我正好发烧,且以为只是随便聊聊,结果第二天组长和我说不会留用,当然,他的表达比较委婉:我入职时间太短,看不出。之后我开始直接和组长沟通工作内容,组长也开始把部分小的工作(团购产品的web端和小程序端)交给我负责,也有了一些小成效,不过自从没留用,我就已经开始在外找正式工作,且发现对实习时负责的产品兴趣并没有那么大,也就无意再留下来了。
三、产品经理
我选择做产品经理的核心原因是,实现一个(有价值的)想法能让我有成就感,至于途径是写代码,还是做视频,亦或别的方式,我并不那么在乎,写代码本身并不能让我有成就感。本科期间,我会利用课程作业/毕设的机会,(和同学一起)实现平时的一些想法(执念1和2),比如:一个时间管理App;一个自动浇水装置(发现一个学生物的同学做实验时需要手动浇水);一个在微信传播的小web应用(帮助年轻人找自己热爱的事);一个微信小程序(按立场聚合同一事件相关新闻,避免用户对于一个事件的认知是以偏概全的)。
我见过很多原本是开发的产品经理,转产品经理的理由仅仅是不喜欢开发,其中也有很厉害的产品经理,毕竟不喜欢应试教育照样考顶级院校的人也大把。此外,由开发转产品实际上有几个好处:1.工资高;2.在转产品之后,与开发沟通时能换位思考。当然,前提是你转的成。因此,即使以后要做产品,第一份工作做开发也不怎么亏。
目前行业中的产品经理已经非常细分,按照职能分,有数据产品、策略产品、着重于产品设计的产品等;按照产品类别分,有C端产品,B端产品等;还有其它的分类方式。各个产品之间存在的差异较大,最好在投递简历之前先调查清楚这个产品是做什么的。比如我曾经投过搜索产品,当时以为工作内容是做搜索页面布局之类,结果面试没通过都不知道为啥。后来工作以后才知道,搜索产品最核心的实际上是搜索策略,比如一个query“猎豹”,第一条结果是不是直接呈现猎豹的图片比较好?接下来的结果是以怎样的形式呈现?链接?怎么去衡量这个query的结果页满足了用户需求?如果真的想入行,建议在网上买产品相关付费课程进行学习,这样在实习面试时能给你一些优势,至于正式工作面试,就着重讲实习期间项目了。
接下来介绍下我在美团和B站的产品工作内容。我认为能最明显反映出岗位间差异的就是kpi,产品经理是对产品的业务指标直接负责的,比如团购,kpi就是达到多少单量;比如负责某个页面,kpi是dau,等等。
在美团,我做的是传统意义上的产品经理,当时我导师负责的是团购产品,我自然也在这一块。我的实习阶段工作内容就是,在产品需要有改动点/有问题需要解决的时候,联动设计师,前端开发,后端开发,测试,一起落地。需求来源可能是你老板,其它部门,或者为了达成kpi自己想的。
举两个项目实例:1.其它部门的需求:客服部的同事希望我们能够降低团购这块的客诉。我首先根据客服部提供的分好类的客诉整理出几个问题,针对每个问题提出改进方案,排好优先级一一落地。问题包括:退款阶段,文案的展示以及退款流程不够清晰,那就对文案进行改进;小程序无法退款,那就做一个小程序的退款页面等等。一套组合拳下来,最终效果就是客诉降低了。2.自己想的需求:当时团购的web端付款流程进行了更改,不再支持web端付款,一开始的设计是:用户必须用app扫码付款,结果发现流失了很多用户。我判断在web上付款的用户中有大量没有下载app的,对于他们来说,需要先扫码下载app,然后再用app扫码付款,流程太长导致了用户流失。为了避免用户流失,我将其改为用微信小程序扫码,由于国内几乎人人有微信,而小程序是不用下载的,用户扫码后可以立即付款,流程缩短后,这些用户就不再流失了。
在B站,截止目前为止,我的工作是半数据产品,半数据分析师,数据分析技能对于目前越来越细分的产品来说挺重要的,数据的说服力一定比空口无凭要强。具体项目就不方便透露了。
四、正式工作——哔哩哔哩
找正式工作,我关注的有几点,一是总部在上海(因为我不想做边缘业务),二是我对这个业务本身感兴趣。我倒不执著于大厂,一是因为我在美团实习了半年,已经体验到了标准的流程是什么样的,二是进大厂有可能被分配到不感兴趣的业务。因此,范围就很小了,总部(或者总部之一)在上海的,有美团、携程、拼多多、B站、爱奇艺、依图等等。我是一个深度影迷,非常想进豆瓣工作,但是豆瓣不在上海,且不招应届生做产品经理,而和豆瓣最像的公司,就是B站。
在找正式工作的面试过程中,我受到之前错误认知的影响,高估了自己,没有好好准备、刷题,就开始投简历、面试,一开始投了一些根本没想去的公司,只是想练习一下面试,但是准备不充分导致几次面试不通过还是挺打击自信的,之后投了B站,突然意识到B站这样一个内容社区,和我自己的爱好(电影)非常契合,而且我希望做用户喜欢的产品(这比起GMV之类的数字让人有幸福感多了吧?),于是我看了很多关于B站的分析,再去参加了面试。幸运的是,当时的几轮面试也都着重于项目经历,最后也通过了面试,通过之后,我就不再去面试其它公司了。
进入B站以后,我成立了公司电影社,目前社员超过百人,也认识了影视行业的同事,这方面倒是与来之前的预期相符。B站去年的市值在30-40亿美元左右,今年已经达到过百亿,目前的应届生薪资我不清楚,但是我那时在行业内是偏低的。B站员工相对年轻,虽说一直在扩招,大多数员工还是二次元用户,氛围相对轻松,同事吧里的搞笑帖也可以看到创始人、董事长、副总裁等大佬们的留言。当然,相比大厂,还是有很多有待改进的地方,比如打车报销需要自己拿发票,比如一些公司内部基础工具做的不够好,流程做的不够好,会让一些原本可以节省的时间被浪费了。
虽然我自己第一份工作没有进大厂,但还是推荐你第一份工作去大厂,除非你非常非常喜欢某个公司。
五、福祸相依
这一部分,想复盘一下上述的几个选择。福祸相依这个道理是我前几年感触最深的,例子不胜枚举,是福是祸,很多事情至今也难以下定论。
比如,如果我大三下没有去做咨询PTA,而是直接去做美团实习,也许正式工作会留在美团,也就不会进B站,这里是福是祸尚未可知。再比如,我参加了学校的电影社,是因为当时面试一个学生组织没通过,这是祸带来福;进了电影社,我变得更理想主义,且对自己是否热爱软件工程产生了更大质疑,如果没参加社团,也许我会一直专注于本专业学习,渐渐发现专业本身的乐趣,这里是福是祸尚且未知。
说到这里,我就想强调,我的执念1很有可能是个伪命题,即使再热爱一件事情,实际做的过程总会遇到枯燥的部分,如果仅因为这些枯燥就断定自己不热爱它,也许仅是懦夫的行为罢了。而关于执念2:有想法就一定要实现。这看上去没问题,却渐渐地让我有个倾向:在实现想法时仅止于实现,却不会把它做到极致,没等一个坑填好就去开新坑。
盖茨和巴菲特两人都觉得,对于他们的成功影响最大的品质是focus,这一点我目前欠缺的很,回过头来看,能发现学习自己专业的乐趣并专注于此,是大学期间幸福的根基,即使短时间内没发现,也努力试试看,在获得一些正反馈之后也许就能发现了。
写在最后
再次强调,以上仅是一个23岁年轻人的一家之言,仅供参考。如果想交流一些问题,可以加我微信fadinger,后续还会对这篇文字进行增删改。
Last updated